成都是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东方菜系以中国菜系为代表,中国菜系又包括四川菜系、广东菜系、山东菜系、扬子江与淮河菜系四大菜系。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是四川菜系的发源地和中心。成都市拥有特级厨师 2000 余人,国家级烹饪大师、服务大师近 300 人。餐饮业经营户达 6 万多户,从业人员超过 25万人 , 有格言道:“食在中国,味在成都”.
成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容的美食之都。成都菜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味觉极为丰富,它以甜、酸、苦、辛、咸为 5种基本味道,发展出 23 种复合味道,及 6000 种菜肴、火锅和小吃。这种美食理念代表了中国及东方最古老的哲学理念:美食由基本味道发展成为极丰富的菜品,这和元素组合成宇宙万物的规律是相通的。美食的最高境界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样都是“多方面和谐相处但是不混同(和而不同)”.
百味川菜
川菜即四川地区的菜肴,是位列四大菜系之首,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之名。川菜风味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即复合味的运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爆、熏、泡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着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其中最负盛名六大名菜是: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东坡肘子等。
回锅肉
回锅肉又称之为 “熬锅肉” , 是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寻常的川人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其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为来川必尝菜品之一。
麻婆豆腐
用嫩豆腐、 牛肉末烧制而成。 成菜色泽红亮, 豆腐嫩白, 麻、 辣、鲜、烫、嫩、捆、酥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 烧热炒锅下菜油, 烧至六成热, 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 加盐、 豆豉、 辣椒粉、 郫县豆瓣再炒, 加鲜肉汤, 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 再下青蒜苗节、 酱油, 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鱼香肉丝
一道以肉丝、青笋丝、胡萝卜丝、木耳丝等为主料的川菜。其味是调味品调制而成,具有“不见鱼肉,却有鱼香”的特点。此法源出于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方法,而今“鱼香”已广泛用于川味的熟菜中。
宫保鸡丁
选用净仔公鸡肉为主料烹制而成。成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乎成为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夫妻肺片
五十多年前,有郭朝华、张田正夫妻二人,以制售麻辣牛肉肺片为业,两人从提篮叫卖、摆摊招客到设店经营。他们所售肺片实为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
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 - 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鲜明的特点, 且适合各方客人和海外友人的口味, 有人称其为 “美容食品”,外宾更是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
小吃汇川
成都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成都小吃之有名,在于口味之丰富。成都小吃味特别多是其它地方小吃所不能比拟的,常用的口味就有香甜、咸甜、椒麻、红油、怪味、家常、麻辣、咸鲜、糖醋、芥末、蒜泥等十余种,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品种又各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变化。
担担面
担担面是着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酸辣豆花
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凉串串
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串起卖的。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聊点八卦,很是惬意。
醪糟
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在四川,人们把醪糟与锅魁、油条、糯米粉子、鸡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将其兑清水烧沸加糖,晾凉后加冰块可以做清凉饮料;在许多川味佳肴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冰粉
“冰粉”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过程中会产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点点的薄荷,取出纱布包裹的冰粉籽。过不久这些混合物就变成透明的浅褐色的凝固物,晶颤颤的诱人。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
冒血旺
毛血旺又叫 “冒血旺” , 其原料以鸭血、牛百叶、豆芽等为主,以鳝鱼、鱿鱼等辅料来提鲜, 其味道应是麻、 辣、 鲜、 香四味俱全。
凉面
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 面上盖凉面, 淋上用辣椒面、 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
韩包子
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 1914 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 “韩包子”.
龙抄手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肥肠粉
选用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粉条糯软,满口留香。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 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卤肉锅魁
锅魁因在历史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饼面橙黄色,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在再把锅魁开一个小口,加做好了的卤肉, 具有香、 甜、 酥、 脆的特点。
珍珠丸子
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三大炮
它的特色并不在于原料或者口味,而在于它呈现在食客面前的过程。准确的说,它是因为制作时发出的声音而得此名称的。把浸泡透心的糯米大火蒸熟后舂成茸,制成糍粑。然后将黄豆和白芝麻炒熟磨成粉,厚厚的铺在圆簸箕里。红糖加水熬成红糖汁。这样,三大炮的基本原料就准备齐了。
凉粉
四川的凉粉还分白凉粉和黄凉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热吃。放的调料不一样。原料也不一样。白凉粉就是川北凉粉,黄凉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为原料制作的。
三合泥
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入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铜锅内放化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三合泥因用了三种主料,成品为泥状,故名三合泥。此品在五十余年前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故成都人又称“古月胡三合泥”.
钟水饺
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 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料精、馅嫩、味鲜的特色。
赖汤圆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 1894 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