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将军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原鼓楼附近路北。将军府是绥远省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后改名“将军府”.前内蒙古区委主席布赫题匾“漠南第一府” .在呼和浩特市人们都称其为“将军衙署”.
绥远将军府还是我国现存同类衙署中保存规模最大、现状最好的武官衙署。
号令八千少一名八旗官兵,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绥远地区的最高军政指挥官员。绥远城的特点是:四门不正,鼓楼不中,而将军衙门居城的中心,表现出绥远将军高傲的地位和专横的权力,这些都为研究清廷对西北地区和在绥远的统治提供了史实。 近年来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南面大照壁,供游人观赏。目前里面经常有文物展出。
历史
府院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开工兴建,至1739年(乾隆四年)建成。正南端(现马路南)为大照壁,东西为辕门,正门前左右蹲立一双石狮,进门后有大堂、二堂,为绥远将军的衙署,三堂和四堂为将军的内寝,第五进院为“后堂”,两侧为花园。府院各种用房130间,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
该府从1737年到1912年名为绥远将军衙署,在175年中,有75位将军授任
1912年到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时改为“将军府”
1914年到1923年改名绥远都统公署
1921年到1937年为绥远省政府
1937年到1945年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45年到1949年复名绥远省政府
解放后到1983年,分别由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这里办公
建筑特色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按清工部工程则例规定一品封疆大员级建造,砖木构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自大门进入须经过仪门,仪门凡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