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食品人欢聚一堂,共赴盛会的时刻。
全国糖酒会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风向标,见证、参与和记录了中国食品行业波澜壮阔的成长史,也陪伴了一代代业内厂家和从业者的成长,已成为厂家和经销商交流与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的全国秋季糖酒会将于10月24-26日在天津举办,广大的厂商朋友们你准备好了吗?
经销商多年以来厂商在合作中遇到的大大小小各种坑,也侧面反映了传统形式招商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经销商们一定要擦亮双眼识别有厂家设下的各种“坑”,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各位经销商,在糖酒会期间签合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经销合同的三个误区
通过访谈了很多经销商以及厂家销售分公司就经销合同谈谈自身的看法,总体来看有以下三个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经销合同签定与否并不是很重要。
持有这种认识是大多中小型商家,在访谈的时候有些商家始终没有找到以前的经销合同,而且也没有什么担心。为什么存在这样的状况?
某快速消费品区域经销商解释:
①经销合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去年的相差无几。
②经销合同中唯一重要的就是年度任务和年终扣点,这个我们早就牢记于心了。
③经销合同中其他的条款无非就是促销政策和价格保护,这些也是说说,还不是看最后的实际情况,呵呵。
④毕竟市场是活的,销售天天在变化,如果要把很多事情提前确定下来那也不现实也没这个必要。
⑤我们双方合作快三年了也没什么大问题,我相信厂家,毕竟是大品牌嘛,不会骗我们这些小商家的。
听完这位商家的解释后,我就问商家:
①万一厂家年终给返利的时候要你出示合同,否则不兑现,你怎么办呢?
②日常促销活动厂家不给你执行,你还能怎么样?
商家不知从何处回答,愣了半天才说“应该不会吧……”
厂家分公司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①我们的经销合同大多就是让业务员去和商家签的,一般只要签字了拿回来我们也不怎么细看。
②一般也没有商家对经销合同有异议,所以签定经销合同很顺利。
③经销合同上面也没什么重要的,就是年度销售任务和扣点可能重要些,但是年终核算的时候也不需要商家拿出合同来核对,财务都有底。
听完这位销售主管的解释后,我就问“厂家这么做,商家会吃亏吗?”他笑而不答。
误区二:经销合同中没有全部直接利益回报的条款很正常。
这方面应该说在一定的层面上是正常合理的,因为很多销售政策的推出的确与当时市场动态变化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很难提前确定下来。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厂商为了相互保守秘密,在某些敏感的年度销售任务和扣点以及促销费用方面都喜欢秘密操作,所以当然不能与经销合同来共存了。
商家也是把这个方面的书面资料牢牢牵挂于心,经常与厂家沟通和申请。在日常销售工作中,临时促销政策都是由厂家业务人员口头告知,商价再选择是否参与,至于这些销售政策到底该谁享受还是由厂家来确定。当然销售政策结束日期也是由厂家来确定,比如常常被告知畅销或促销产品缺货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至于这个中存在哪些违规操作和个人存货,厂商都是知道的。
误区三:经销合同可以持续签定多份,只要保证日常促销政策就好了。
经销合同可以续签多份在厂商合作过程中很普遍,大多是在某特定阶段厂家为激励经销商而推出的临时促销政策,最核心的也就是价格调整和利益补偿。但这些促销政策的推出都是厂家自身在权衡考虑并立足为自身品牌服务后主观推出的,经销商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享受。而且这些政策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是暗箱操作,没有统一规律性。所以相比较来说,促销政策不是经销合同的补充内容,因为没有双方的协商。这样所谓的多份经销合同也只能是很多经销商的奢望。
经销合同中的几个陷阱
这个方面的问题给的警醒很大,希望各位经销商能注意经销合同中相关法律依据,这样才能识破一些经销合同中的陷阱,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一:警惕模糊销售政策
我们经常在经销合同中能发现譬如“款到3日发货”、“销售不畅可退货”、“乙方铺货率在45%以上者,广告、促销由甲方负责”等字眼,大多经销商在签定经销合同是满心欢喜,普遍认为这些政策能充分保证自身的利益,其实刚好完全相反,一般厂商也最容易在这些方面出现纠纷。如果商家真因销售不畅而要求退货,厂家则会深究销售不畅的原因,而且很容易将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归咎于商家,以致商家不能退货或者是少退货。
而“铺货率在45%以上”这一概念也很模糊,这里的问题出在铺货面的界定上。铺货率以哪类店为标准在合同中没有明确。以上两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都可以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这样的合同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双方的纠缠不清。还有款到三日发货到底是以经销商打款日期开始为准还是以厂家收到或核算后商家货款的日期为准呢?
所以应该在签订合同时将这些内容明确化、具体化。比如说,“销售不畅”的具体界定、退货的数量是全退还是按百分比来退等等。当然大多知名品牌的操作还是在按照商家的理解正规执行,但是经销商还是应该注意最好把这些明确化。
二:注意口头承诺
在厂商合作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双方信誉的保证,所以可以说随意承诺是销售环节中的大忌。很多商家会经常遇到过厂家的口头承诺兑现不了的情况,像一些促销费、宣传费、广告费、进店费、年终返利等,当时一口答应下来的,后来就“缩水”了,不是不给,就是少给。
这样口头承诺其实也是承诺的一种形式,只是由于这其中可变的因素过多,所以法律上很难支持。
这样我们最好就是“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只要厂家口头承诺了,商家要紧抓时机,现场辅以笔录、签字、印章。对口头承诺书面处理是一种方式,但有些口头承诺商家可选择即时兑现,例如说,厂家口承诺提5万元的货返给2000元促销费,那么打货款时商家就可以选择把促销费从货款中扣出。
三:谨防虚假欺骗
经销合同欺诈手法简直五花八门,许多劣质厂家“玩的就是合同”,因为很多商家缺少法律知识,所以有时某些经销合同操作本身存在很多违规操作的,这样这些经销合同本身就很难受法律保护,那就只有损失商家的利益了。最普遍的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某些不规范的厂家在取得商家信任后,利用经销合同向商家预收一定预付款或市场保证金后,只发少量货物,蓄意骗取全部货款。
②厂家利用合同条款中约定不明,比如规格、型号、标准等模糊不清,通常只是口头约定,故意在成交时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以廉充优,以旧充新借以达到行骗目的。
③有些厂家把商家货款骗到手后,以货款作为股份注册成新公司,立即擅自变更公司地址、隶属关系,企业字号等,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公司,而在原单位留下破烂不堪的门面来与商家周旋,展开游击战,任你腿跑断,就是避而不见,通过这种办法将商家拖垮而达到目的。
④利用商家法律素质低,以签订合同的合法形式进行欺骗,骗取货款、定金等。比如某些厂家与商家签订经销合同,商家付给厂家5万元定金和首期20万货款并约定到厂家所在地仲裁机构仲裁,结果因为地方保护主义商家25万被厂家骗走。
在经销合同中商家要想避免上当受骗,签约前一定要搞清厂家的基本情况,比如签约目的、经营资格、资信情况及履约,切勿盲目签约履约。
经销合同的正确签定
经销合同是厂商为确保产品经销的实现而设立的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通常来说合同需要建立在当事人双方协议的基础之上,是当事人双方自由选择的结果。那么到底商家到底应该与厂家怎样正确签定经销合同呢?
明确经销合同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一般来说在经销合同中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内容:
①授权与认可:包含经销方式是代理还是分销或经销和销售产品类别以及销售区域等其他规定。
②销售任务:包含销售日期以及期间内的年度和月度销售任务,商家评价和奖励。
③订货和付款:包括订货和送货的方式以及费用承担,付款方式和日期以及贴息,换货和退货。
④价格和市场保护:价格制定权和调价认库补差,窜货和管理办法,市场价格保证金。
⑤广告宣传:门头和展台(专柜,陈列)设计以及制造费用,广告费用,促销宣传品的发放和费用。
⑥知识产权:注册商标所有权和商标协议管理办法。
⑦技术服务:保修日期和保修责任人。
⑧协议期限:生效日期和协议延续条件,协议失效的违规操作。
⑨协议争议和解决:争议解决期限和仲裁或法律申诉地点。
⑩其他事宜:协议份数和持有方,补充协议的认可,未尽事宜。
厂家制定的格式合同
现在大多厂商签定的合同都是由厂家制定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由厂家向所有商家提出并规定厂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得加以改变的接受或拒绝的合同,它具有完整、固定的具体内容。
这种合同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由厂商协商订立的,而是由厂家单独订立,然后向商家发出要约,根据“订不订由你”原则试图把其合同条款加给商家,商家对合同的全部条款只能接受或拒绝,不存在协议修改或变更的余地。
问题在于,格式合同是由厂家单独订立的,合同的条款只体现了厂家的意思,是以维护厂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的,难以自觉做到将厂家与商家利益进行公正合理的平衡。
厂家具有雄厚的财力、最好的法律服务和订立合同条款的优势,而经销商势单力薄,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属于合同的弱方,对于厂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精心制订的格式合同,一个普通商家是很难真实了解合同中所表达厂家的真正意图,即便认为合同损害了他的利益到法院去起诉,他也难与经营者相抗衡。至于采取哪种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格式合同中的商家利益,商家可选择在未尽事宜或补充协议中来做自己说明。
经销合同签定中需要坚持几个原则
在经销合同的签定中商家应注意把握以下五个原则来签定,这样可以充分有利的保证商家利益:
原则一:签订合同前,要对一切合同条款都执怀疑态度,然后再一条条地解题,直到没有疑问为止。总的来说,商家应尽量与那些正规的大企业合作,少与那些弱势品牌合作。
原则二:法律中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这就是说在商家与厂家业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临时签定的合同要加盖法人公章后才确切受到法律保护。
原则三:化整为零,分散风险,销售任务大的经销合同可以分几次履行,比如对新品市场由于对市场销量无法把控,商家可以选择半年签定一次,这与一次全部成交的风险概率是绝对不一样的。
原则四:同时履行的原则,即商家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如交货方式、付款期限等划成对等的几个“子合同”,分步骤,有计划的履行,一旦对方在约定时间内未履约,即可及时终止或变更合同。
原则五:同向收发原则,即商家在履行付款义务时,若采用票据结算,汇款人与收款人应对应一致,而不是将款项汇到对方帐号上,以免其提款潜逃。